风刃
发表于 2010-3-15 11:01:36
其实最好天上掉下来个500万,可是等不到,所以该咋样还得咋样。。。
秋叶枫红
发表于 2010-3-15 12:24:21
彭老师您说的没错,叫我小殷即可,那个英文名拗口的
关键还在于个人的心态和对工作的态度,我感觉小祁是有些急了点,您给他定的路线是相当正确的,只要他用心,肯定能成长起来的,22岁啊,还很年轻
yusixway
发表于 2010-3-15 15:55:10
继续关注中,深有感悟啊!
刚看到的话:速效成的大多是小器,要成大器就要耐得住寂寞!
害怕伏枥
发表于 2010-3-19 09:19:26
现在的交通真方便。
去武汉安装的人员星期六上午还在车间工作,下午4时许才乘车,晚上9时到了武汉。
星期天一整天,加上晚上几小时,一台3组分聚氨酯发泡机加个5米直径转盘的组装和调试完成。星期一上午逛了街,下午乘车,晚上就回到家。星期二就又正常上班了。
小祁的工作态度一直很好,不管做什么,肯学,也学得进、学得快。
昨天又去车间,他正在台钻床上干活,和他聊了一会儿。
商机无处不在
发表于 2010-3-19 10:30:06
一直看了下来,学习了~~
我也要加把劲儿,把基础夯实~
风刃
发表于 2010-3-19 11:07:30
现在动车快的,方便节约成本的老板,一次下午四点多从武昌坐车回无锡约10点,第二天又得去上班。。。
jin414760385
发表于 2010-3-19 20:24:53
见惯了吧!深思了吧!呵呵!其实管理地艺术蛮重要,很多人喜欢有一个憧憬的未来。 149# 渃梨梨
chee23
发表于 2010-3-20 20:41:07
最近很忙,忙着安装设备忙着出货,到今天才稍微停了下来。
对于那两个面试的经历我完全可以不说出来,但我还是把写出来了。
之所以说出来就是因为我对自己没一个准确的定位,或者说不知道怎么定位。
我个人还是比较同意150楼的说法。
我最近一直在困惑,到底什么才算是真正的技术,怎么样才算得上一个真正的技工。
我从毕业工作后一直在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定位,工作也算一直在换。
因为在学校里学的是数控,不过工作后一开始做的是普通铣床,然后就一直想要做数控。
而且在昆山的那就是做些模板的加工,钻不完的孔,其他的基本上都没做过。
后来去了上海做了数控铣,上海那个也是那种专门做代加工的小加工厂,其实那边也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之所以选择那里主要是看中了那边所有的准备工作和加工都是自己一个人来做而不是单纯的操机。
做了一段时间后又想着要去做数控铣的编程,然后就寻思着换个工作然后去学编程,可在上海呆了7个月都没有找到我愿意做的。
再后来就有了这个帖子,在这个帖子上认识了老师,然后就来了常州。
在来常州之前我脑袋里甚至都没有机械设计这个思想,我所看到的所想到的都是很加工有关的,所以我一直都以为能够独立的并且高效的加工出一个复杂的零件那才叫真正的技术,可能这个认识根深蒂固了,到现在我所认为的技术也是这样。来老师这三个月后我脑袋里才有了所谓设计的这个认识在加上经常来社区里看,对这行认识的也算多了些,不在局限机加工方面。于是又从新给自己定了一个为要做设计,可时间一长发现自己什么都会什么都不懂,凑合着只能开开机床。
然后就这样不断的给自己设定目标,发现自己能力不够后在把先前的目标否定掉从新定位,就这样弄来弄去真的把自己弄糊涂了,不知道到底选择哪个才是,而后就一直浮躁焦虑。之后才会有上面的那两个面试的经历,我知道我这样的思想是不行的,所以我把说了出来就是想听听不同的意见。
如果对于只是在专门做加工的工厂里来说的话能高效的加工复杂的零件那才叫技术的话,那么对于老师这边所有的加工都是围绕着设备来做的那怎样就算个技术呢?我的理解是一台设备可能为了控制成本,为了使操作设备的人能快速上手,可能会不断的改进并且简化。那对于加工这方面的怎样又算技术了?
并且老师这边从下料到最后出厂安装调试都可以参与,假设我有一天离开老师这边了,可能别的工厂都会有比较固定的工序,并且只需要负责这一道工序,那到时候我的竞争力在哪呢?我该拿什么去和别人竞争?
蓝梦
发表于 2010-3-20 21:31:03
机械这东西,无边无际。
你不知道那一天你会用到什么知识,需要什么知识;不是说你负责什么,就知道什么就可以的,如果你不知道东西整个出来的流程,你设计出来的东西很可能是废铁一堆,或是根本做不出来。
不管是什么样的知识,现在对你来说,学一点,就是多填一点你的基础,基础扎实了,以后才可能建高楼。
你现在在彭老师这边所经历的,恰恰是你以后的优势所在,拿的就是你啥都懂。
机械,本来就是万金油。
楼主目前的想法和状态可理解,但这不能是长久的状态。
jin414760385
发表于 2010-3-25 20:20:47
进步的确很快啊!赞一个,有了自己的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