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ck 发表于 2012-10-12 09:17:55

沈石头 发表于 2012-10-11 13: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前段时间还纠结过这个问题相关的东西,:粗糙度。比如Ra的定义是取样长度内轮廓偏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偏 ...

加工出来的零件是怎么检测的?不都是通过各种尺子去测量零件的两表面吗?就是测量的峰值,没有人会用测量后的尺寸再去减掉粗糙度的,粗糙度要比尺寸精度小很多,不必考虑峰部磨损后的影响。考虑多了

沈石头 发表于 2012-10-12 09:40:13

breck 发表于 2012-10-12 09: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加工出来的零件是怎么检测的?不都是通过各种尺子去测量零件的两表面吗?就是测量的峰值,没有人会用测量 ...

讨论这个主要是在设计过程中的粗糙度标注,粗糙度值到底是不能大于公差值或者还是不能大于上下偏差的较小绝对值,这时候才引出来对这个粗糙度定义的轮廓基准是哪个的问题。

breck 发表于 2012-10-12 12:42:22

本帖最后由 breck 于 2012-10-12 12:47 编辑

沈石头 发表于 2012-10-12 09:40 http://bbs.cmiw.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讨论这个主要是在设计过程中的粗糙度标注,粗糙度值到底是不能大于公差值或者还是不能大于上下偏差的较小 ...

粗糙度值和尺寸公差值之间没有关系,互不影响,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测量时永远是量的“峰”,粗糙度值大小变化,只是使“谷”变化,不会影响尺寸公差值;反过来尺寸公差值变化,只是影响“峰”与“谷”的位置,而“峰”与“谷”的相对距离不变,即粗糙度不变。
至于你说的“粗糙度值到底是不能大于公差值或者还是不能大于上下偏差的较小绝对值”,粗糙度与公差没有关系,没有谁不能大于谁的,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粗糙度即比公差值小,也比上下偏差的较小绝对值小,因为把粗糙度做到很小是很容易的,而把公差做到很小是很难得的(两者相对而言)。


breck 发表于 2012-10-12 13:07:32

这个问题,我也遇到了,和我们这的老工程师纠结了很长时间,我认为我的依据够充分了,可是人家不听,哎,没办法!下图是我的论证依据,请各位帮忙看看,发表高见!

642093071 发表于 2012-10-14 09:05:42

憨老马 发表于 2008-1-8 20: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阿松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议题。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感觉到工人对上下公差的概念很淡薄,这些数据包含 ...

设计、工艺、检测基准统一问题,随着软件功能的增强,设计、加工数据的共享,问题的解决变得越来越容易了。

萧情 发表于 2012-10-14 10:10:12

设计我不是很懂,我是机加工的。加工时本来就是依照上楼主的近偏差加工的,因为加工时有加工热。这样就算工件冷却收缩也在公差范围内。

斗志 发表于 2012-12-12 21:43:37

个人认为加公差就是要重要的地方才加上去的 比如装配要求 同轴度要求 等待 有些加工商他常常会先加工到上偏差OK了 就不会加工了 给自己一点加工量 不会让工件报费 但是公差的选择也是看重要度 还要不少的经验才能给到合适 常常看机械手测的也是参考而以

anthony1989 发表于 2013-1-9 13:51:04

萧情 发表于 2012-10-14 10: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设计我不是很懂,我是机加工的。加工时本来就是依照上楼主的近偏差加工的,因为加工时有加工热。这样就算工 ...

机加工大多是钢件、铁件,加工热所带出的热胀冷缩是不大的,一般比公差小,当然很小尺寸要求和易传热材料除外,取中间值一般能解决问题。而小尺寸和易传热材料,需要采取一定的尺寸系数进行尺寸修正。

shengming1008 发表于 2013-1-11 15:26:16

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以中间值做为基准尺寸来加工可能更容易保证。

bear5279 发表于 2013-1-11 20:44:15

对于公差带JS的,我觉得近偏差和远偏差理解起来有点费劲。 到底是“+”的近偏差了?还是“-”的近偏差了?“+”的远偏差了?还是“-”的远偏差了?
让人费解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对上下偏差定义的一些想法---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