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出力差异导致的偏载
双电机难以做到完全同步出力,微小差异会引发横梁扭摆。例如,3米跨距下,±0.5μm级同步需将偏角控制在<2μrad以内,若超出则导致定位精度骤降1某案例中,500mm行程的双驱系统在1m/s速度下要求±5μm精度,初期使用脉冲同步方案误差超标,改用EtherCAT总线控制后仍面临长期稳定性问题。
[*]动态扰动抗性不足
负载突变(如200kg物料突然放置)或高速启停时的惯性冲击,会放大双驱不同步效应。需采用“磁栅尺闭环反馈+动态负载补偿算法”抑制扰动,但算法调校复杂且依赖高成本传感器。
[*]控制架构局限
传统PID控制对模型误差敏感,自适应前馈控制虽能提升跟踪精度,但参数收敛困难。西南交通大学实验表明,采用复合自适应律(结合跟踪误差与预测误差) 及鲁棒积分项,可将同步精度提升40%以上
看用什么通讯模式了,用主流免费的总线的话,一般伺服器的厂商会的产品可以在驱动器内部搞定,那些靠电气PLC工程师的算法的话基本上很难实现 一般场合一拖二的驱动就可以吧,同步带结构的话用机械结构同步也是可以的啊。 一拖二的丝杆龙门还见到挺多的。不过控制算法应该是供应商搞定的。 这个主要问题就是同步。。
你这个体型小,我感觉相对来说还好控制。再大就很麻烦
但是我看港机也这么搞,应该是双侧都用激光测距之类的做闭环控制
本帖最后由 843702845 于 2025-8-19 08:52 编辑
微观的说,两侧外部阻力不同,负载不在中心,电控闭环会在一个卡点来回修正,修正的过程,两侧就产生了物理差距。
或者电机选大一点的。忽略一般阻力。执行动作再慢一点。双电机在得到命令后,同时启停。会不会好一些,等待网友答案 双驱龙门的难点在于:电气同步要准、机械精度要高、横梁刚性要足。只要这三点没做好,必然跑偏、啃轨、振动。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