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丰富 发表于 2025-8-16 13:57:21

伞形顶尖重复定位问题

伞形顶尖淬火回来后,一般是需要精车外形和内孔,然后在进行磨削内孔,但是由于机床,刀具,材料的问题会出现误差,进而导致工件过大或者过小,甚至报废。但是现在车削外围后再车内孔就导致重复定位不好(或者是磨削内孔和精车又出现定位不好),但是直接磨削又太慢,想请问一下各位前辈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东海fyh126 发表于 2025-8-16 16:05:31

不能用棒料加工完再切断吗/????

zwaiwo 发表于 2025-8-16 16:19:26

换个好机器吧。一般精加工内孔后在芯棒加工外形,内外跳动几个丝是可以保证的。

非常 发表于 2025-8-16 16:34:58

1. 不要随意更换材质,不要随意更换热处理供应商或者更改热处理工艺参数。
2. 20万左右的数控车床,精磨前粗车的公差也能保证在IT7-8级精度,甚至更好。、
3. 加工步骤可以反过来做,先加工内孔,再加工锥面。加工锥面时候,内孔可以使用涨套定位。

睡够180天 发表于 2025-8-16 17:19:14

非常 发表于 2025-8-16 16:34
1. 不要随意更换材质,不要随意更换热处理供应商或者更改热处理工艺参数。
2. 20万左右的数控车床,精磨前 ...

我只是提出自己的观点哈,是不是先确定哪个是重要加工面,那个是需要配合的面啊?如果内孔是重要加工面的话,我认为先加工锥面,然后以锥面为精基准,在利用锥面的自定心的特性,去加工内孔,避免二次装装夹加工内孔。您说呢?

aoyoud1 发表于 2025-8-17 09:49:15

你这个不会没做配套的软爪吧?

sfcp 发表于 2025-8-17 11:15:46

2楼说的对

层次丰富 发表于 2025-8-18 15:25:14

睡够180天 发表于 2025-8-16 17:19
我只是提出自己的观点哈,是不是先确定哪个是重要加工面,那个是需要配合的面啊?如果内孔是重要加工面的 ...

内孔是重要面,现在打算是以锥面定位来加工

图纸AI 发表于 2025-8-18 20:01:08


[*]热处理前留工艺基准
[*]在淬火前加工并留好中心孔(或工艺孔),热处理时保护好。
[*]热处理后用中心孔作定位基准,先修磨中心孔,再依此完成外圆精车/磨削 + 内孔磨削。这样避免重复换基准。

[*]外圆与内孔同一装夹加工
[*]使用 涨套夹具 / 心轴,在一次装夹内完成外圆精车和内孔粗磨或半精磨,减少二次定位。

🔧 工装夹具改善
[*]使用精密心轴
[*]热处理后,用胀套或弹性心轴定位内孔,然后完成外圆和内孔的精加工或磨削。
[*]保证外圆与内孔的同轴度,减少因重复装夹导致的偏差。

[*]专用工艺夹具
[*]如果数量较多,可以考虑定制 液压涨套/气胀心轴,重复定位精度可控制在 0.003mm 以内。

🔧 工序分配策略
[*]精车 + 磨削组合
[*]热处理后不再大切削,外圆和内孔都尽量采用磨削(效率低但精度高)。
[*]如果效率压力大,可以外圆先留 0.2~0.3mm,用硬质刀片精车到位,再只磨内孔。

[*]半精车 → 磨削
[*]外圆半精车 → 内孔精磨 → 外圆精磨,这样内外尺寸和同轴度更稳。

✅ 经验总结:
[*]如果是小批量,推荐 中心孔定位 + 外圆精车 + 内孔磨削,稳定省事。
[*]如果是批量生产,最好上 胀套夹具 或 液压心轴,可以一装到位解决外圆和内孔的精度。
[*]如果定位误差是主要矛盾,那就必须想办法让 所有工序共享一个基准(中心孔或内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伞形顶尖重复定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