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计算(14)——蜘蛛手动作耗时实测数据分享
蜘蛛手机器人抓取小商品工序时间实测数据分享在包装自动化生产场景中,蜘蛛手机器人的动作效率直接影响整体生产节拍与产能。为给设备优化、生产线规划及维护保养提供数据支撑,现将蜘蛛手(机器人)抓取小商品时各工序所需时间的实测记录分享如下。
本次实测完整记录了蜘蛛手机器人从满托移出模组起始,至完成一系列抓取、旋转、升降及等待动作的全流程。具体工序时间数据如下:
满托移出模组:将吸塑盘产品从模组移出550mm,耗时1s。此工序主要考验模组传动机构的定位精度与响应速度,合理的传动比和电机参数设置是确保快速、准确移出的关键。
旋转平台:从0°旋转到90°及从90°旋转回0°,每次耗时0.4s。旋转平台的旋转精度和稳定性对后续抓取动作至关重要,其驱动电机的扭矩特性和减速机的传动精度需严格匹配。
取托电缸:不同升降距离对应不同时间,如下降400mm耗时0.8s,上升150mm耗时0.3s等。电缸的推力、速度曲线以及导向机构的摩擦系数等因素都会影响升降时间,优化这些参数可提高电缸动作效率。
气缸夹爪:夹紧和松开动作分别耗时0.3s和0.4s。夹爪的气动系统响应速度、夹紧力控制精度以及夹爪结构的刚度等,对夹取小商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等待满托离开:耗时0.5s。该时间主要取决于满托离开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响应,合理的等待时间设置可避免机器人与满托之间的干涉。
整个流程共计19个工序,总耗时8.6s。
这些实测数据为深入分析蜘蛛手机器人的动作特性提供了有力依据。后续可结合动力学仿真、控制算法优化等手段,进一步挖掘机器人性能潜力,提升包装自动化生产线的整体效率。
期待与各位同仁在论坛上进行工作分享,并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共同推动智能制造技术进步。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楼主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