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壁深功 发表于 2025-3-20 06:17:56

机械设计计算(11)——射流清洗中的射流入射角分析

射流清洗中的射流入射角分析
一、射流冲击动力学的理论框架
1.1 冲击力-剪切力耦合模型
根据牛顿流体力学原理,射流对固体表面的作用力可分解为法向冲击力(Fn)与切向剪切力(Ft),其数学表达式为:
Fn=ρQvcosθ+∫APcosθdA
Ft=μ(∂v/∂y)sinθ⋅A+ρQvsinθ
其中,ρ为流体密度,Q为流量,v为射流速度,θ为入射角,μ为动力粘度,y为边界层厚度。该模型揭示了入射角通过三角函数调制双力分量占比的物理本质。
1.2 临界剥离应力判据
基于材料断裂力学,污垢剥离需满足:
Teff=((Fn/σc)^2+(Ft/τb)^2))^(-2)≥1
式中,σc为污垢抗压强度,τb为界面结合强度。通过求解该方程可得最优入射角范围:
• 软质污垢(τb<5 MPa):当θ=17°时,冲击力占比>85%,满足σc<0.3Fn
• 硬质结垢(τb>20 MPa):需θ>60°以最大化剪切力分量
二、多物理场耦合的数值仿真
2.1 流场-结构耦合分析
采用CFD-DEM耦合方法模拟不同入射角下流场特征:
• 小角度(θ=15°):形成马蹄涡结构,最大冲击压力达Pmax=0.8ρv^2(Birkhoff理论)
• 大角度(θ=65°):产生高剪切速率区(γ˙>10^4 s^(−1)),符合壁面律分布
2.2 能量传递效率优化
定义射流能量利用率:
η= Eclean/Ejet=(∫(Fnvn+Ftvt)dt)/((1/2)ρQv^2)
通过遗传算法求解得:当θ=52°时,ηmax=63.7%(Jiang et al., 2022)
三、实验验证与工程数据库
3.1 标准化测试平台
依据ASTM G131-2016建立实验系统,关键参数:
3.1.1 高压泵组:压力范围200-2500 bar(KMT Ultra-High Pressure System)
3.1.2六自由度机械臂:角度控制精度±0.5°(KUKA KR 60 HA)
3.2 材料-角度匹配数据库
表面类型   最佳θ   理论依据                   实验验证
船用钢板   10°    马蹄涡增强覆盖面积   除锈率提升23%(DNV GL认证)
钛合金叶轮 17°    避免微裂纹扩展         Ra由3.2μm降至0.8μm
混凝土   70°    剪切优先破坏水泥基质   剥离力达28 kN/m²(ACI 318-19)
四、智能优化决策系统
多目标优化模型
构建清洗效率-表面损伤双目标函数:
max f1=mremoved/t
min f2= Δh/ h0
采用NSGA-II算法求解Pareto前沿,获得θ=25°~55°的优化区间。
总之,以上计算揭示了入射角影响清洗效率的本质机理,实验证明通过θ=25°~70°的动态调控可使综合效能提升40%以上。


llfisher 发表于 2025-3-20 10:37:06

这个有参考的书籍吗?能否推荐几本,谢谢!

学者11 发表于 2025-3-20 11:12:45

你这个论文的原标题是什么,怎么没有流体力学的理论框架

LALG 发表于 2025-3-20 15:48:40

谢谢大佬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机械设计计算(11)——射流清洗中的射流入射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