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无人 发表于 2024-4-19 09:52
个人觉得这个说法可能利于理解:建立跳动的基准中心线三种方式,根据零件功能和形状选用,通常用来当基准中 ...
他说了啊,轴很短的时候,以端面B为主基准;个人理解是:先把B靠紧,然后夹住A,来定基准;
本帖最后由 hl90 于 2024-4-19 23:33 编辑
就是“、”是代表“或”吗?即 平行与B 或者垂直于A 的截面 上的跳动都要满足。那平行B的界面去截园检测跳动,就是不加持A ,直接以B定位,三左边打圆周评价喽?
“、”代表“和”,是两个条件都要满足。
这句话:“在任一平面于基准B、垂直于基准轴线A的横截面上”
直白一点说,就是:
空间有6个自由度,包括三个面自由度、3个角度自由度,在这个③任意选择一个平面,但是这个平面①要和基准平面B平行,又要②和基准轴线A垂直,
那么①要和基准平面B平行---平行的面就有很多了;如图1;(画图手抖,请理解应该都是直线)
红色线轴线,绿色线的面其实和轴线并不垂直,有个89°的夹角;但是和绿色线在空间上有很多的平行面;
于是就有了第二个条件;②和基准轴线A垂直
有了和轴线A垂直这个条件,(下图图2)
才有了如图红色线,任一面平行于B面,又垂直于A轴线;
但是这时候,还有如图2 所示的很多满足条件的空间面,于是又有了第三个条件③任意选择一个平面,任意一个平面,就是在物体上选择,
于是,可以选择的就只限定在如图3红色所限的框里面;
好,上面所说的就是全跳动的概念了,
进一步压缩条件;
原话是说:
“在任一平面于基准B、垂直于基准轴线A的横截面上”
在什么什么的什么的时候,用阅读理解的话说,就是最后面这个“什么”才是这句话的重点;(黄色标注的“什么”)
好,这句话再通俗一点说:
就是在这个物体上随便选择一个平行于B又垂直于轴线A的空间面,相当于把物体在图2红线方向切一个剖面出来;
打表测量手法,
圆跳动:指针顶住被测物体,被测物体旋转一周;
全跳动:指针顶住被测物体,被测物体旋转一周的同时,指针在被侧物体上可轴向移动;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