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森arison 发表于 2023-4-18 10:32:05

我所了解的,PVD物理真空镀膜在中国的发展(1)

PVD,中文名称叫物理真空沉积。这是一种硬膜涂层。为什么叫硬膜,因为涂层的硬度(常温下)HV2800~4000。涂层,不是涂料。所以它没有味道,生成的过程中也没有气体挥发、没有污染排放。
最早是国外的技术,现在PVD的前沿在欧洲。
亚洲这边,前苏联和日本接触和应用PVD涂层较早,分装饰镀和功能镀:装饰镀,主要是外观,多种颜色,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一般,有一定的耐腐蚀性,几乎没有耐磨性(特别是钢件对钢件的摩擦);功能镀,早期主要是应用在机加工刀具上,比如车间常见的钻头、铣刀、丝锥、刀片,以及铰刀等等。常见的涂层颜色是金黄色,主要成本是TiN。因为那会儿(40多年前),加工用刀,一个是材质一般(不像现在这么多合金的),一个是加工切削速度慢。所以,TIN就足够了,这算是第一代功能性涂层。
时间来到2000之后,开始有专业的PVD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第一拨是嗅觉灵敏的商贸型企业,他们带着准一线的PVD设备来开发中国市场的机加工刀具涂层需求,比如纳微(现在已经消失不见了)。2004年,瑞士的巴尔查斯也跟随肯纳金属来开拓中国市场了,这家公司确实实力雄厚,特别是在滚齿刀涂层和钻头涂层,到今天也是国内最尖端的技术。不差钱的公司,和那些需要应付最恶劣加工的刀具(比如滚刀,线速度超过250m\min),只能选择巴尔查斯的某些涂层,才能勉强与机床设定的参数匹配,与之一样的,还有匹配的高级刀具(格里森或蓝枳)。因此,制造成本也高。像是一个套路。其实,进口机床是加工精度高,效率快。但是,考虑到后续的维护保养成本,再加上机床配件(刀具、油品、卡具、涂层,等等)都不便宜,还是日积月累的。除非生产单位,一直在接单高利润产品,一直在市场需求上扬帆远航。否则,这就跟老百姓买进口车和买国产车一样,看你干什么了。
2012年前后,国内,从南到北,从东往西。有很多接触过PVD几年的生产、销售精英,或者是做真空设备的,也加入到自己创业,自己干的大军里了。成立了很多国内PVD涂层公司。而且,几乎都活到了今天,半数以上的都赚到钱了,还有部分在这10年中抓住机会做大做强了(不光是PVD机台数量多,而是服务范畴扩大了),比如艾瑞森(苏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所了解的,PVD物理真空镀膜在中国的发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