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标注与加工经济性,加工便利性,加工精读之间的关系
大家好,吃饭没?各位千万注意身体啊,别空腹干活。请教大伙儿一个问题。这个零件不锈钢材质,如图四种标法是不是对加工的经济性和便利性,加工精读会产生不一样的还是一样的影响?个人觉得,C最差,加工时不方便测量。AD好一点,方便加工时测量。比如A,先车直径20外圆,再车直径10外圆,量一下能不能快到5长的直径20的圆了,把这个20外圆长5先搞出来,然后量20截断多余料子。掉头车。。。
实在扯不下去了,真的对普车了解太少了。
最好的应该是B图了吧。经济倒是没有看出来,但是方便好测,精读有累计误差,精读不好。有啥想法嘛,望不吝赐教,谢谢!
零件是功能需要而产生的,是维持零部件姿态、传递力量的载体。
零件上的每一个尺寸都是因其功能需要而确定的,离开其功能而空谈标注是没有意义的。 A应该最好,楼主工艺刀法有误! 批量做就是C,先车一个20的台阶,掉头再车一个20总长和15的台阶,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对普车了解太少???????
那意思是,对所有机加工工艺都不熟悉啦???????
另外,这ABCD,放到一个产品的加工工艺来聊,这也太吓人了吧???????? 怎么标主要看画图人的设计意图(就是在装配图里怎么放的) 具体工艺还是需要参考哪些是重要尺寸,要保证哪些尺寸的精度。B的尺寸貌似没有这么标的吧。拿给车床师傅容易被打死。 标注40总长是毫无疑问的,然后20,5,15这三个尺寸的标注,要看你的设计中哪个尺寸是重要尺寸,确定后才能依据重要尺寸来确定剩余的标注形式。不是单纯的为了标注而标注 没有精度要求没公差的零件,反正我是随便标。 觉得c最好,两端是加工的较多的部分,中间自由公差。